仁桥月度观点 | “通胀交易”可以持续吗?
2021-05-10
本月各指数表现分化较大。上证50下跌1.4%;沪深300上涨1.5%;中证500上涨3.7%;创业板上涨12.1%;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大幅调整之后,本月核心抱团品种集体反弹,从一季报来看,尽管其中的多数品种延续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但基本在预期之内,且与全市场(除金融)170%的整体增速相比,也是乏善可陈,显然,增长短期已不再稀缺。这样的状态预计仍会持续,相伴随的是,未来白酒等抱团资产的吸引力将会持续下降。所以,本月的反弹应该是近两年趋势行情的尾声,而非新的开始。泡沫一旦破了也就回不去了。
最近,经常有朋友会问,既然多数抱团品种都是最好赛道内最优秀的公司,尽管估值贵,但坚持个两三年,扛过去不就可以吗?坦率的讲,我们非常欣赏和敬佩那些真正去做深度研究,有长期的判断力和预测力,能够不离不弃,始终陪伴公司成长的投资人,本质上这类风格和我们的逆向风格有着非常好的互补效应。但是,和逆向一样,这样的风格也应当是稀缺的,因为稀缺性是产生超额收益的必要条件。而当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人都采用这一策略时必然是有问题的,“坚持”看似是最简单的,但确是最难的,因为大多数人注定都抗不过去,这不是预测,而是事实。回顾13-15年的茅台,即便是再有信仰的人,事实上也没有几个可以熬过那段暗淡时光,事后去看,仅仅才两年而已。一切的背后都是人性使然,逆境中的坚持意味着要忍受业绩和考核的压力,要忍受客户和舆论的质疑,要忍受市场其他机会的诱惑。能坚持下来的人注定是寥寥的,站在当前这个时点,负向的反馈过程也许刚刚开始。
五一长假前后,市场对商品价格的关注陡然提升,其中以伦铜和铁矿石价格突破历史高点作为了标志性事件,“通胀交易”再次开启。“通胀交易”会不会接替“赛道交易”而成为市场新的主线呢?验证期不在当下,但确有可能。
首先,为何验证期不在当下。其实今年以来,市场对通胀的一致预期都是比较明确的,即5,6月份是美国CPI的高点,同时也是中国PPI的高点,下半年会逐级向下,之所以有这样的预期,是因为大家相信本轮通胀的核心推手“需求脉冲”和“供给错配”都是短期的,是疫情扰动的结果,下半年随着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通胀自然会回落。到目前为止,这样的逻辑似乎还没有问题,而一旦大宗商品短期停止上涨,这样的逻辑仍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所以,只有到下半年,当通胀并未回落,甚至出现新的涨价因素时,这样的逻辑才会被打破,市场的一致预期也才会重塑。
其次,为何确有可能呢。一方面,“供给错配”这个因素未必是短期的,本质上是高度不确定的。历史上看,影响全球通胀的大宗商品主要是石油和农产品。这两者的供给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石油受地缘政治的影响,农产品受天气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滞胀期,就是在全球粮食危机以及二次中东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发生的。而今天,自然灾害以及地缘政治仍然是不可控的因素,是需要密切跟踪的。另一方面,我们对下半年美国收紧流动性的动作仍然保持怀疑。今天的美国已不是四五十年前的美国,那时的美国还是一个债权国,而今天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提高利率的负面影响和代价无疑将会更大,所以,沃克尔当年铁腕治理通胀的手段今天未必可以直接效仿,相反,现在的美联储更像是伯恩斯时代的美联储,宽货币印钞票就像鸦片一样,终会上瘾的。
回到投资中,既然“通胀交易”确有可能,但验证期又不在当下,是不是可以选择等下半年明朗之时再果断采取行动呢?说实话,这种看似很有效率的方法从长期来看往往是缺少稳定性的,它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圈,也不是我们一贯的应对之策。我们一直视投资过程为一个连续的行为而非多个重要的节点,尽管很多超额的收益确实发生在某些节点,但如果没有前面平淡但坚实的铺垫,重要节点的收益也未必可以实现。所以,当面对这些不确定但重要的风险事件时,我们的一贯做法就是把它作为组合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分配比例,提早布局,本质上牺牲了一部分的效率和收益,换取了多一点的稳定和确定。“通胀交易”,未完,待续!
总之,仁桥资产仍会以“绝对收益”为唯一目标,坚守“谨慎勤勉、与时为伴”的投资信条,注重“安全边际”,勇于逆向思维、独立判断,力争创造更稳定更优异的投资业绩,最后衷心感谢各位持有人对仁桥资产的信任!
声明:本文由仁桥(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撰写,本文内容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目前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并不构成广告或销售要约。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仁桥(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客户服务
010-66026320
CS@renbridge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