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桥月度观点 ∣ “逆取”还是“顺守”?

2020-07-06










回顾一下2020年各指数的半年表现,上证50下跌4%沪深300上涨1.6%中证500上涨11.3%创业板上涨35.6%显然,指数间的分化是巨大的,结构性行情如火如荼,成长风格占据绝对的优势。在我的投资经历中,这样的分化仅次于2013年。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曾用两篇月报重点探讨了对风格演变的理解,一篇是2月的月报“结构性牛市走向何方?”;另一篇是5月的月报“孕育中的大变局”。然而,7月以来,市场先生情绪突变,前几个交易日,价值风格开始逆袭,投资人自然会关心,“全面牛市是否已经降临?风格转换是否已经开始?仁桥的逆向投资策略如何应对?”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我想先解释一下逆向投资的两个阶段。

从逆向投资人与市场关系来看,逆向投资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逆取”阶段,所谓逆取,顾名思义,就是与主流市场做出相反的判断和行动,把握市场错误定价的机会,无论是低估或是高估;二是“顺守”阶段,所谓顺守,就是选择的品种从最初被否定、被忽视到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认可的阶段,实际上就是市场的有效性被激发,逐步修复错误定价的过程。“逆取”和“顺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没有“逆取”,逆向投资策略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石,成为了无源之水;而没有“顺守”,逆向投资策略的超额收益就不可能实现,任何时间都站在市场反面的行为显然是非理性的。

理清了与市场的关系,投资人就会更容易理解逆向策略的逻辑出发点,我们也能更好地来讨论上面投资人关心的问题。现在我们处在什么阶段?我们要“逆取”还是“顺守”?首先,关于市场方向的判断,A股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现在显然已进入了“顺守”阶段,牛市延续的概率极高。支持这一判断的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逻辑:一个是中国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再分配进程已经开始,收益率的变化是最直接的推动力,近两年,随着地产投资的收益显著落后于基金和股票,居民房产的配置比例已经见顶,这样的趋势刚刚开始;另一个是全球疫情的催化。这也是近期我们反复在探讨的,海外疫情的“肥尾”特征会使得巨量的刺激政策短期很难退出,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局面也会维持较长的时间,而在后疫情时代,资本的逐利性会让巨量的海外资金流入基本面相对更好的国家,中国资产(A股和港股)的重估过程已经开始,近期港币的汇率,沪港通的数据都在持续验证,这个进程显然还会持续。所以,我们对整体市场的判断依旧是乐观的。

关于市场风格和结构,相较于整体趋势,本质上这是更低一层维度的问题。从去年二季度开始,成长风格逐步领先,并在今年占尽优势,展望未来,究竟是在成长风格里“顺守”,还是去价值风格里“逆取”,坦率的讲,此时此刻这个问题要复杂一些。回顾历史规律,无论是从时间周期、估值差异还是盈利趋势来看,成长风格占优的周期大概率还未走到尽头,在这个层面上仍然支持“顺守”的阶段;但是,在我们进行更低维度自下而上的选择时,我们发现,按照我们的策略,现阶段有越来越多的价值类品种开始符合我们的筛选体系,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而同时,越来越少的成长类公司能够符合我们的标准,这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在近期尤为明显,这也正是我们在上一篇月报里谈论的“孕育中的大变局”的由来。所以,从自下而上的维度看,当前时点是支持“逆取”的。这种并不统一的逻辑组合往往意味着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风格转换可能还未到来,当前只是预演;另一种是风格的差异不会特别显著,未来仍会百家争鸣。关于具体的应对方案,我们近期对组合进行了一些调整,降低了高估值高涨幅成长股的比重,加大了低估值低关注度的价值股的比重,整体组合更趋于均衡。展望未来的一段时期,我们判断热点大概率还会不断扩散,市场的机会仍是多元化的,总之,只要按照既定的策略坚定的执行,抑制住内心的躁动,不要心猿意马,我们相信终会有不错的收获。

周期,周而复始,永不停止。这是均值回归的内在动力,也是逆向投资的逻辑基础。但在过去十几年的投资经历中,我发现有一个因素在持续的改变,那就是信息的传播速度,投资人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差异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低,这种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市场更加有效?周期更加短暂?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论题,我们会继续观察,继续思考,继续升级和完善我们的逆向投资策略。

总之,仁桥资产仍会以“绝对收益”为唯一目标,坚守“谨慎勤勉、与时为伴”的投资信条,注重“安全边际”,勇于逆向思维、独立判断,力争创造更稳定更优异的投资业绩,最后衷心感谢各位持有人对仁桥资产的信任!

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仁桥(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我已阅读并接受 不接受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010-66026320

CS@renbridge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