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动物精神
2024-11-04
人类的爱,希望和恐惧,与动物没两样。
文 | 霍斌斌
什么是“动物精神”?词典中动物精神的本义指的是一种基本的精神力量和生命力。放在经济学语境下含义略有不同,是指导致经济动荡不安和反复无常的元素。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正陷入史无前例的大萧条之中,传统古典经济学的观点遭遇挑战,只用“看不见的手”似乎不能解释市场为什么出现如此大规模失业,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动物精神”正是凯恩斯解释大萧条的核心理念。
凯恩斯承认大多数经济行为源自理性的经济动机,但人并不总是理性的,不只是会受到“看不见的手”这种理性行动者的控制,也会受动物精神的支配。而动物精神正是经济发生波动的主要原因,也是全球危机的根源。
本书《动物精神》的灵感与核心理念也正是来源于凯恩斯。作者乔治•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席勒都是行为经济学的专家,也都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席勒更为大家所熟知的是他的另一本著作《非理性繁荣》。
2008年冬至2009年,全球也正深陷于新一轮金融危机,周期轮回之中,市场似乎逐渐遗忘了“动物精神”的价值。
于是,两位作者决定抛开经济决策源于理性经济动机的假设,从动物精神的视角出发,解释当人们拥有合乎人性的动物精神时,经济是如何运行的。理解经济,理解它是怎样受动物精神驱动的,不妨从本书开始。
动物精神的核心
书中,作者将动物精神描述为信心、公平、腐败和反社会行为、货币幻觉以及故事5个方面,根据个人的阅读感受,跟大家分享其中三点。
1. 信心是最重要的动物精神元素
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经济衰退一直被认为是缺乏信心的结果,信心膨胀和紧随其后的信心不足的循环导致了历史上大多数的经济波动。
标准的经济学理论中,信心被认为是理性的。人们利用手头信息做出理性预测,然后以此为基础做出理性决策,但人们真的会考虑所有可能的选择、概率,然后做出决策吗?显然不会。
词典中信心的本义是“我相信”。考虑到人的属性,其真正含义恰恰是我们会超越理性,是那些不能用理性决策涵盖的行为。人们的行动依据只是那些他确信正确的东西。
信心对经济的影响还与乘数效应有关。像消费乘数一样,我们也可以认为信心乘数是若干轮支出的结果,信心的变化导致收入的变化和下一轮信心的变化,每一轮的变化都会影响未来各轮的收入和信心。不仅如此,其他乘数也高度依赖信心水平。
2. 公平是一种行为规范。在传统经济学的讨论中,公平因素通常是次要的,被放在教科书的最后。但对公平的研究确实表明,人们对公平的关注是一种本能,很可能超过对理性经济动机带来影响的关注。
暴风雪后,人们对雪铲的需求直线上升,理性的角度看,需求增加必然导致价格提高,但有82%的受访人认为雪铲价格的上涨是不公平的。
在夏天的沙滩上,你非常想要喝一瓶冰啤酒,仅有的两个选择是旁边的高级度假酒店和杂货店。受访人通常愿意为前者多支付75%,提供同样啤酒的杂货店的要价过高被认为是不公平的。
尽管公平理论可以解释某些交换的过程中什么是公平的,但公平并不只是简单的经济学理论,而是一种社会的行为规范,人们会用是否公平来衡量自身行为和他人行为的是非观。公平是一种幸福,不公平是一种侮辱。
3. 故事以及讲故事是人类知识的基础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对于事实要点的记忆,是围绕故事来排列的,那些被记住的事实其实是附加在故事中的,其他的可能形成短暂记忆,但最终会被遗忘。婚姻是“故事”价值很好的体现,成功的婚姻中夫妻通常会围绕一系列共同的记忆创造故事,并用这个故事来印证他们互相关心对方,在乎婚姻。
但如果在故事的基础上分析经济,在经济学家看来是一种不专业的表现,经济学应该“实事求是”,关注定量事实和理论。这种谨慎自有理由,但如果真的是这些故事推动了市场变化,如果它们本身就是经济运行的真实部分,情况又会怎样呢?
一个国家或任何一个大群体的信心,往往紧随故事而上下波动。关于新时代的故事尤为重要,它们试图描述那些推动经济驶入新时代的历史性变化。
故事不仅是对现象的解释,而且是现象本身。
萧条源于人类的本性
本书的第二部分探讨了动物精神与经济的8个关键问题,其中萧条排在首位。萧条是经济衰退的极端形式,动物精神是如何导致萧条的?
作者在书中分析了19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30年代美国历史上两次最严重的萧条,其基本特征都是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追逐利润的意愿超越了某种极限,转而危害社会……萧条和这些难以量化的变量息息相关。
在每一次萧条之前都会有一次巨大的经济繁荣,也正是这种非理性繁荣反过来催生了大萧条。20世纪20年代是“兴旺的20年代”,是紧张刺激、社会充满活力和经济强劲增长的时期。股票价格最初的上涨激发了人们思想的感染力,鼓舞人心的新时代故事被放大。在1928年流向股票市场的差额信贷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增长。盈利的迅速增长从某种意义上变成了繁荣的后果。
当市场在1929年崩溃,故事的基调也随之改变,经济失败的故事以及萧条发生之前若干年内腐败加剧的故事,导致信心破灭,人们空前强烈地感觉到经济政策的不公平。
过去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源于人类的本性,而这些本性历来都有强大的力量,脆弱的信心、固执的倾向、对不公平和腐败的憎恨。萧条,随时可能重演。
投机市场的流行病
“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每次股市下跌,专家们总会试图从基本面的角度,对股票市场波动做出合理的解释,但现实情况往往是股市发生了波动,而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变化。人们心理层面的变化,也许更能解释许多现实中的波动。
很显然,投资者们在市场高涨时对迅速致富很感兴趣;而在市场疲软时,他们又想保值。这种面对市场变化的心理反应,也会带来固定的顺周期应对模式,对过去价格变化的反应会反馈到同方向更大的价格变化上,这种现象被称为“从价格到价格的反馈”。恶性循环会由此产生,并引起周期性的持续变化。
从价格到价格的反馈本身的强烈程度或许还不足以制造出我们曾经见识过的资产价格大泡沫。不过,其他类型的反馈,特别是泡沫中的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间的相互反馈,会拉长周期的长度,也放大了价格对价格的影响。
资产价格的变动最终都会反映到公众信心和经济上。因此,还存在从价格到收益再到价格的反馈。但这种相互强化的正反馈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股价下跌的过程中,反馈和经济都会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
结语
动物精神,说到底,它就是人类经济决策的非理性。有时候,我们被动物精神麻痹,有时候,它又赋予我们能量,使我们克服恐惧和优柔寡断。人类的爱,希望和恐惧,与动物没两样。
《动物精神》一书所表述的核心在于我们应该不再束缚自己的意识,而是承认其重要性,这样一个充满了动物精神的世界也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会。如何更好的设定条件,制定游戏规则?只有在思想上和政策中充分重视动物精神,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文完-
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仁桥(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客户服务
010-66026320
CS@renbridge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