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非对称风险

2023-12-20

勇气和审慎并不矛盾


文 | 张美红

拥有敏锐洞察力被称为“黑天鹅之父”的纳西姆•塔勒布,以其犀利、批判的笔触,曾告诫我们:无论是投资还是人生,所谓的成功可能只是随机事件的结果,因此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与智惠(《随机漫步的傻瓜》)。为了抵御突如其来的极端风险(《黑天鹅》),我们应逐渐积累实力,从不确定性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反脆弱》)。


《非对称风险》是塔勒布不确定性系列的第四本书。原作的书名是Skin in the game,意为“入局”,指将自己暴露在游戏、投资、任务的风险之中。更进一步说,这代表全身心的投入一项事业,享受其成果,承担其风险并承受对应的损失,充分体现了其对称性。


书中涉及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和大量的实例,我的理解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在此尝试与大家分享其中的几个核心观点。

入局
“风险共担”&“对称性

早在3800年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有这样一条法令:如果建筑师建造的房子倒塌了,并导致房屋主人死亡,那么建造房子的建筑师也应该被处死。此规定恰恰体现了对称性的理念。在探讨对称性的演变过程中,塔勒布在书中重点强调“金律”和“银律”的概念。“金律”即是以你期望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他人。然而,这并没有排除一种可能性:人们可能单方面将自己认为有利的事情强加给对方。因此,我们的古人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便是“银律”的精髓所在,且其更牢不可破。事实上,相较于判断什么是有利的,我们更清楚什么是不利的。

古往今来的法律、教谕,无不建立在对称性原则的基础之上。以“风险共担”为核心的对称性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原则。一旦对称性原则受到实质性的破坏,风险将在系统内不断累积,最终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导致系统崩溃,使得风险转嫁到无辜者身上。以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罗伯特•鲁宾的勾当”为例,作者指出,此次危机是银行家和金融系统内的大型参与者们用脱离现实的风险模型,把一系列有爆炸性风险的资产包装起来,并从中获利。当时的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在花旗银行任职期间获得了巨额的回报,而真正发生危机后美国政府却用无辜纳税人的钱进行救市。
风险共担与非对称风险紧密相连。若收益与风险相匹配,即为风险共担;若仅存在其中之一,则构成非对称风险。系统的进化模式与人类进化方式不同,它建立在筛选的基础之上。风险共担用淘汰傲慢自大者的方法,约束了人类的傲慢自大倾向。以风险共担为核心的对称性始终是有组织社会的主要规则。


理性
拥抱风险,但不要出局

塔勒布在书中讽刺一些所谓的专家和经济学家们,因为他们未曾亲身参与“风险共担”,所以对黑天鹅事件的担忧被视为“非理性”。其核心原因是这些专家们没有领悟到遍历性的真谛。
“遍历性”是《非对称风险》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应对现实世界中不确定性的独特视角。为了解释遍历性,塔勒布举了以下的例子:

情形一:100个赌徒在特定时间段内携带固定金额的钱去赌场,最后根据回来的人剩下的钱计算总体收益,并据此评估赌场的赔率是否合理。但是,假设其中第28号赌徒不幸爆仓赔光所有,这并不会影响到第29号赌徒的结果。

情形二:依旧是这个赌场,一个赌徒从固定的金额开始,连续100天去下注。假设在第28天他遭遇了不幸,导致爆仓,那么对他来说,第29天就不存在了,他在游戏中永远出局了。

100个赌徒在1天时间里的成功概率,并不适用于单个赌徒在100天时间里的赌运。前者我们称之为集合概率,而后者则称为时间概率。

遍历性的核心在于:如果一个随机过程的历史概率不能预测其未来情况,则该过程不具有遍历性。换言之,遍历性要求概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可以完全相互替代。以赌徒为例,爆仓对他个人而言不具有遍历性,因为爆仓出局无法实现时间概率的遍历性。但对整个系统而言,遍历性仍然存在,因为有人爆仓出局体现了集合概率的遍历性。因此,我们需要首要关注如何预防系统因遍历性而产生的极端情况,避免自己成为系统遍历性的牺牲品。

塔勒布强调,在风险领域里真正成功的投资者都明白一个原则——正如沃伦•巴菲特有句至理名言:“要赚钱,你首先得活得长。”这些都是亲身参与“风险共担”的人所总结的真谛。他们深知理性决策的重要性,始终坚守生存第一的原则。巴菲特建立了非常严格的筛选体系,只有通过筛选的项目他才进行投资。他曾经说过,成功人士和真正成功人士之间的区别在于后者几乎对所有投资机会说“不”。而塔勒布自己的版本是“如果一条河的平均深度是1.2米,千万不要冒险涉水过河。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风险对我们更加有利。比如,我们可以承担大量非尾部风险,以享受尾部收益。实际上,波动并不一定代表风险,反之亦然。小的损失有时可能是有益的,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正常波动的一部分。然而,大的损失,尤其是那些不可挽回的损失,才是真正需要时刻警惕的风险。重要的是要明白,风险和爆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绝不应该将可能引发巨大损失的肥尾风险与那些影响较小的薄尾风险混为一谈。如果一个策略有可能导致彻底的失败,那么无论这个策略可能带来多大的收益,都不值得我们去尝试。


结语
勇气和审慎并不矛盾

生活是需要付出某种牺牲和承担某种风险的。只有承担了风险并做出了牺牲,那才是我们的生活,那些伤疤是我们曾经亲身参与风险共担的信号。“以生存为基础,入局承担风险”是塔勒布带给我们的世界观。

站在2023年的尾声,怀揣对未来的热切期待,却也难掩内心的不安。然而,不好的季节,往往是播种的好时候,我们需要不断地为我们的“遍历性”下注。要时刻怀疑,时刻思考,以觉悟的眼光看待一切,如此,我们方能做出真正理性且正确的判断。

-全文完-

声明:本文由仁桥(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撰写,本报告内容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目前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并不构成广告或销售要约。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仁桥(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我已阅读并接受 不接受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010-66026320

CS@renbridgefund.com